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新闻

河南洛阳:绿色金融扮靓千年古都

2025-05-08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能源,通过构建“政策引导+产品创新+产业赋能”三位一体绿色金融体系,做实做深绿色金融业务,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让金融活水不断助力古都洛阳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3月末,洛阳市绿色贷款余额960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

绘就优美生态画卷
站在新安县黄河廊道生态保护工程现场,150公里生态廊道蜿蜒如带,900亩绿化带生机盎然。这个总投资12.46亿元的标杆项目,年减排烟尘8111吨、二氧化硫2130吨,灰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在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的引导支持下,农发行洛阳市分行运用“项目经营收益贷”,将公益性生态建设与经营性基建项目有机结合,以供水供热收入作为还款来源,为该项目提供9.7亿元、15年期贷款,利率较基准下浮85个基点。“这种创新融资模式既保障了生态效益,又实现了资金自平衡,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农发行洛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生态环境类贷款已达99.3亿元,其中60.1亿元投向生态产业。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生态修复和建设、重要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创新5个金融产品,撬动全市16.1亿元生态保护类贷款,以金融之力助推绿色生态发展提质增效。
激发绿色农业活力
洛阳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随着企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扩大,资金压力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工行洛阳分行以银政合作为纽带,积极与该企业开展交流对接,深入了解其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该行创新推出纯信用贷款产品“种植e贷·牡丹贷”,并成功为该企业发放全省首笔牡丹类特色场景贷款480万元。作为“种植e贷”衍生贷款项目,此笔贷款门槛低、时效快,精准赋能从事牡丹产业的企业和农户,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助力绿色金融与绿色农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截至目前,该行此类贷款投放金额已超1100万元。
为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特色化的服务格局,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立足各区域特色,主动对接绿色农业企业资金需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领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提升。截至2025年3月末,洛阳市绿色农业贷款余额23.5亿元,同比增长34.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1.1个百分点。
赋能文旅产业“出圈”
文化旅游是洛阳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围绕洛阳市“建设全省文化中心、全国文创高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将旅游产业列为金融优先支持产业,带动全市金融系统不断以金融之力,拓宽绿色发展之路。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总面积31.7平方公里,主景点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资源具有独一无二性,发展空间巨大。该景区所属的某旅游集团项目前期投资巨大,遇到了短期资金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了解相关情况后,指导工行洛阳分行作为牵头行结合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通过组建银团方式为其办理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25.87亿元,期限15年,预计可为企业累计节省融资成本10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整体的融资压力。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老君山、龙门旅游集团、白云山、洛邑古城等15个文旅项目,累计投放29.07亿元中长期贷款,为助推洛阳文旅产业出彩、出圈贡献了金融力量。
“贷”动风口产业蓬勃发展
洛阳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是河南省首个在黄河流域建设的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中行洛阳分行在了解到该项目有设备更新再贷款需求后,第一时间给出信贷支持方案,一周内批复融资额度14亿元,放款1.33亿元。据了解,该笔资金是项目建设获得的首笔金融支持,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设备更新再贷款的支持下,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投产后,每年新增产值200亿元,同时带动超过1600亿元的下游产业链投资,形成“千亿投资、万人就业”的产业集群。
为了能够为辖内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积极指导金融机构深耕绿色能源领域,做深做透新能源产业链,持续升级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洛阳市新能源贷款余额132.9亿元,较年初增长10.6%。

为你推荐